作者:夏志铭
引言
五氟磺草胺是由美国陶农科公司(Dow AgroSciences)所开发的苗后用除草剂,它是三唑并嘧啶磺酰胺除草剂,通过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(ALS)而起作用。2004年9月24日在美国EPA正式注册登记,2005年在美国南部稻区推广应用,2008年在中国登记,在我国登记的剂型为百分之二点五的油悬浮剂。
产品简介
原药为浅褐色固体,相对密度1.61g/mL(20℃)。熔点212℃,蒸气压2.49×10-14Pa(20℃),9.55×10-14Pa(25℃)。溶解度(mg/L,19℃):水5.7(pH 5)、410(pH 7)、1460(pH 9)。在pH 5-9的水中稳定。其分子式为C16H14F5N5O5S,CAS登录号:219714-96-2,化学名称:3-(2,2-二氟乙氧基)-N-(5,8-二甲氧基-[1,2,4]三唑并[1,5-C]嘧啶-2-基)-α,α,α-三氟甲苯基-2-磺酰胺,结构式如下:
五氟磺草胺分子结构式
作用机理
氟磺草胺为传导型除草剂,经茎叶、幼芽及根系吸收,通过木质部和韧皮部传导至分生组织,抑制植株生长,使生长点失绿,处理后7-14天顶芽变红,坏死,2-4周植株死亡。
登记情况
国内登记
根据中国农药信息网数据,目前氰氟草酯的登记总量有337条,登记作物为水稻,主要剂型是可分散油悬乳剂、水分散粒剂、颗粒剂、乳油等,其中可分散油悬浮剂占70.6%。其中单剂产品有136个登记,混剂产品有146个登记。混剂以二元复配为主,混剂中与氰氟草酯的复配产品居多。
欧盟登记
2010年8月1日,五氟磺草胺在欧盟正式登记。
产品优势
1. 低毒、高效、安全。
2. 杀草谱广。对水稻田常见的多种杂草,包括稗草、异型莎草以及多种阔叶草均有良好的防除效果。
3. 剂型先进,耐雨水冲刷,持效期长。
市场前景
五氟磺草胺上市以来,随着其在水稻田的广泛运用,国内越来越多地区杂草对其产生抗性,而事实上,抗性问题并不会过多影响五氟磺草胺的市场价值,因近两年市场上防除稻田杂草采用五氟磺草胺的复配剂:五氟磺草胺与氰氟草酯的复配。在非农用领域,五氟磺草胺的颗粒剂也可与肥料混合成药肥,用于草坪、畜牧等领域防除杂草。由此可见,五氟磺草胺的市场前景较为良好。